前面幾天貼了相關豬肉的文章,但都沒有提到本土的豬肉,所以有一個豬農非常不服氣,他覺得他有義務讓民眾知道,雖然現在的環境不利於走質量而不走產量的養豬農,但本土的豬農也看見未來的挑戰,開始走向品質、轉型、消費者需求等多樣性,跟我要了地址之後,就把他的豬肉寄來給我。
這個養豬農是目前被號稱科技豬農的張勝哲,以下是他自己的網頁。
http://www.familypork.com/about.php
最近還有一個flying V 的計畫
https://www.flyingv.cc/project/7646
豬肉今天上午就寄到了(第一張照片),箱子上還可以看到他們的品牌花田囍彘,箱子一打開就先看到一整片松坂肉,裡面還有梅花、五花、里肌、低脂絞肉、三包丸子等。
他們袋子設計的很簡單(第四張照片),也有夾鏈袋的設計,要吃多少就拿需要的量出來退冰就好。而每一包包裝的量約250g,適合二到三人的食用量,符合現在小家庭的需求。
於是立刻把梅花肉、松坂肉、丸子解凍,開始進行料理。
第一道就是把大塊的松阪肉拿出來料理了,松坂肉就是豬頸肉,一隻豬只有這樣一整片的松坂肉,因為單價太高了,所以通常都會分切成兩片,在市場販售。先煎了洋蔥鋪底,在加點鹽煎松坂肉(第七張照片),然後把松坂肉放在洋蔥上,放進烤箱烤(第八張照片),等待著時候就可以做其他菜了。
第二道做的當然是熱炒的最愛,蔥爆豬肉(第九張照片),
把梅花肉片好之後,蔥白爆香,在放蔥綠,豬肉下鍋,炒熟後,加點醬拌,就上鍋了。
好的豬肉根本就不需要醃,只需要簡單的調味就可以了,炒完之後嚐了一口。
靠!我的廚藝又提升到另一個境界了嗎?為什麼我的蔥爆豬肉可以這麼好吃,豬肉滑嫩,又帶有鮮甜味,這鮮甜味就是胡蘿蔔豬特有的香甜味嗎?只要有這個蔥爆豬肉,多少的飯林北都吃得完,但吃了一口測味道之後,我老婆就命令我先把松坂肉做完才可以吃。
取出烤好的松坂肉(第十張照片),放在砧板切下去,漂亮的油脂分佈(第十一張照片),果然是高品質的松坂肉,切好之後擺盤好,在灑上一點九層塔提香,洋蔥松坂肉佐羅勒(第十二張照片)就可以上桌了。
松坂肉一般都用薄切的方式來處理,來減少油膩感,而花田的豬因為配合使用VDS活力東勢的胡蘿蔔以及金針菇等多樣飼料飼養,與一般只使用飼料廠的供應的飼料不同,所以油脂較低,瘦肉率較高,雖然油脂較低,但油花分佈較均勻,所以可以用厚切的方式來處理松阪豬(第十二張照片),吃起來也不會感覺油膩。
我本來還想說這麼大塊的松坂肉,要分兩天吃,今天應該吃不完,但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,一下子就把松坂肉吃完了。
第三道菜就是由我老婆製作的苜蓿芽炒丸子(第十二張照片),丸子的口感很扎實,咬一點都沒有沙沙的感覺,越嚼之後香味跟甜度會慢慢在口中化開,跟前面兩道直接衝擊的食材相比,算是一道慢熱的食材,也是一種有層次食材。
台灣的確有非常棒的豬肉,好的豬肉不需要擔心料理時缺乏高超的料理技巧,因為簡單的烹飪吃原味就非常好了,因為油花分佈均勻,就減少了煎過熟太老的狀況,頂多從非常滑嫩變成滑嫩而已。
在我的感覺中,花田囍彘的胡蘿蔔豬,比沖繩的aguu豬還好吃,aguu雖然一樣滑嫩,但是油脂太多,吃起來有點膩,用清蒸或火鍋的方式吃剛好,但如果拿來炒就太油了。
今天非常感謝花田囍彘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amilypork
張勝哲兄提供這麼好的豬肉,讓我品嘗,真是相當感謝。